59178在线工具

经明行修

jīng míng xíng xiū
be good both in character and scholarship
“经明行修”的成语拼音为:jīng míng xíng xiū,注音:ㄐㄧㄥ ㄇㄧㄥˊ ㄒㄧㄥˊ ㄒㄧㄡ,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年代:古代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高柔传》:“今博士皆经明行修,一国清选。”,基本解释: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例句:唐代杜牧《秋夕》诗中有句:“经明行修署,励辑仰贞策。”表示指望明天能得到提拔,继续尽力工作。
拼音 jīng míng xíng xiū
注音 ㄐㄧㄥ ㄇㄧㄥˊ ㄒㄧㄥˊ ㄒㄧㄡ
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英文 be good both in character and scholarship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出处 《三国志·魏书·高柔传》:“今博士皆经明行修,一国清选。”
例句 唐代杜牧《秋夕》诗中有句:“经明行修署,励辑仰贞策。”表示指望明天能得到提拔,继续尽力工作。
上一个成语:经纶满腹
下一个成语:经年累月
以""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修辞立诚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 修短随化修:长;化:造化,旧指自然界的主宰者,迷信说法指运气、命运。人的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
  • 修旧利废把破旧的修补好,把废物利用起来。指厉行节约。
  • 修旧起废原指修诗书,兴礼乐。后引申为把旧有的修理好。把废置的利用起来。
  • 修鳞养爪比喻保养、积蓄战斗力。
  • 修齐治平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 修桥补路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 修身洁行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
  • 修饰边幅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仪表。修饰整个人的仪表。也比喻修饰表面,无关大局。
  • 修文偃武修:昌明,修明;偃:停止。提倡文教,停息武事。
  • 修心养性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 修真养性学道修行,涵养性情。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白蜡明经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 白首穷经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犹言活到老,学到老。
  • 诞幻不经怪诞虚幻,不合常理。
  • 诞谩不经荒诞虚妄,不合常理。
  • 诞罔不经荒诞虚妄,不合常理。
  • 诞妄不经荒诞虚妄,不合常理。
  • 夺其谈经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 夺席谈经夺:强取;席:席位。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 怪诞不经怪诞:离奇古怪;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 诡诞不经怪异荒诞,不合常理。
  • 皓首穷经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 闳侈不经指不着边际,不合常理;近乎荒诞,没有根据。同“闳大不经”。
  • 闳大不经指不着边际,不合常理;近乎荒诞,没有根据。
  • 荒诞不经荒诞:荒唐离奇;不经:不合常理。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
  • 见经识经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机灵。
  • 牧豕听经一面放猪,一面听讲。比喻求学努力。
  • 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 引足救经引:拉;经:缢死。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越做越离目的越远。
  • 赢金一经指留下满筐的金银,不如传授一经。赢,通“籝”。
  • 远来和尚好看经比喻外地来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视。
  • 正儿巴经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真正的;确实的。亦作“正儿八经”。亦作“正二八摆”。
  • 正正经经①严肃而认真。②形容正大光明。
  • 作古正经犹言一本正经。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