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78在线工具

冠屦倒施

guàn jù dǎo shī
Crown and lodging
“冠屦倒施”的成语拼音为:guàn jù dǎo shī,注音:ㄍㄨㄢ ㄐㄩˋ ㄉㄠˋ ㄕ,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年代:当代成语,出处:明·李贽《〈忠义水浒传〉序》:“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基本解释: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同“冠履倒易”。,例句:《史记·张苍传》中记载了张苍为官清廉、廉洁奉公的故事。他在任职期间,经常将自己用过的草鞋倒过来,让底部朝上,再给下面穿破的贫民们使用,以表达他对百姓的关怀和贴心的照顾。这就是“冠屦倒施”的典故。
拼音 guàn jù dǎo shī
注音 ㄍㄨㄢ ㄐㄩˋ ㄉㄠˋ ㄕ
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英文 Crown and lodging
年代 当代成语
解释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同“冠履倒易”。
出处 明·李贽《〈忠义水浒传〉序》:“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
例句 《史记·张苍传》中记载了张苍为官清廉、廉洁奉公的故事。他在任职期间,经常将自己用过的草鞋倒过来,让底部朝上,再给下面穿破的贫民们使用,以表达他对百姓的关怀和贴心的照顾。这就是“冠屦倒施”的典故。
上一个成语:官止神行
下一个成语:圭角不露
以""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施而不费施: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 施绯拖绿形容衣衫不整。
  • 施号发令发布号令。
  • 施衿结褵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后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
  • 施命发号发布号令。
  • 施仁布德指实行仁义,布施恩德,多行善事。亦作“施恩布德”。
  • 施施而行形容走路缓慢。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白面儒冠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 褒衣危冠褒衣:宽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高帽。
  • 暴衣露冠日晒衣裳,露湿冠冕。形容奔波劳碌。暴,晒。
  • 被发缨冠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 遁迹黄冠指避开尘世而做道士。
  • 发怒冲冠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 发怒穿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 发上冲冠犹言发上指冠。形容极度愤怒。
  •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貌。形容极度愤怒。
  • 发踊冲冠毛发竖起貌。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 发植穿冠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 方领圆冠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
  • 贡禹弹冠指贡禹与王吉(字子阳)友善,见其在位,亦愿为官。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
  • 狗续侯冠犹狗续金貂。比喻滥封的官吏。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冠上加冠同画蛇添足,比喻多余的举动。
  • 虎而冠冠:把帽子戴在头上。比喻生性残虐的人。
  • 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 沐猴衣冠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同“沐猴而冠”。
  • 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 披发缨冠指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
  • 神武挂冠指辞官隐居。
  • 王贡弹冠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亦作“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 优孟衣冠优孟:春秋时楚国著名的的演杂戏的人,擅长滑稽讽谏。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
  • 植发冲冠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盛怒或踊跃之状。
  • 植发穿冠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盛怒或踊跃之状。犹植发冲冠。
  • 壮发冲冠形容气概雄伟豪迈。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