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发丝粟
háo fā sī sù
Millipede
查询
“毫发丝粟”的成语拼音为:háo fā sī sù,注音:ㄏㄠˊ ㄈㄚˋ ㄙ ㄙㄨˋ,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小事物等,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宋·陈亮《跋焦伯强帖》:“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发丝粟之才,皆得以牵连成就,况若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基本解释:形容极其微小。,例句:宋代·苏轼《木兰花慢》:“轻汗微漓,草色新麦早,谁见幽人独往来?”
拼音
háo fā sī sù
注音
ㄏㄠˊ ㄈㄚˋ ㄙ ㄙㄨˋ
词性
作宾语、定语;形容小事物等
英文
Millipede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形容极其微小。
出处
宋·陈亮《跋焦伯强帖》:“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发丝粟之才,皆得以牵连成就,况若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
例句
宋代·苏轼《木兰花慢》:“轻汗微漓,草色新麦早,谁见幽人独往来?”
上一个成语:
毫发不爽
下一个成语:
毫分缕析
以"
粟
"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粟陈贯朽
:
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同“粟红贯朽”。
粟红贯朽
:
粟:小米;红:指腐烂变质;贯:穿线的绳子;朽:腐烂。谷子变色了,钱串子损坏了。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
以"
毫
"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洞察秋毫
: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对客挥毫
:
比喻文思敏捷。毫,毛笔。
颊上三毫
:
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同“颊上三毛”。
颊上添毫
:
颊:面颊;毫:毫毛。给人画像时在脸上添上几根毫毛。比喻文章经润色后更加精采。
九牛一毫
: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利析秋毫
:
析:分析;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明察秋毫
: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手不停毫
:
手不停顿地书写。形容不停地写作。
微察秋毫
:
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
一分一毫
:
形容很少的数量。
一丝一毫
:
丝、毫: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一点点儿,极小或极少。
相关汉字解释
毫
发
丝
粟
热门成语
朝章国故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道学先生
大智大勇
旧雨今雨
凭城借一
爱国如家
气逾霄汉
此疆尔界
时不我与
暮鼓晨钟
露胆披肝
面面皆到
变贪厉薄
仁至义尽
七大八小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拱手让人
一剑之任
冷酷无情
金声掷地
浪迹天下
心领神会
人心莫测
拘神遣将
一拍即合
小己得失
自作解人
分花拂柳
项背相望
天高日远
绵绵不绝
时乖运乖
谋夫孔多
丑态百出
心潮澎湃
雀角鼠牙
不了了之
诚心诚意
蚕头燕尾
跳丸日月
震古铄今
惊心眩目
饿虎饥鹰
一班半点
秉烛待旦
年谊世好
将相之器
浆水不交
半饥半饱
关山阻隔
不求甚解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虚往实归
人心丧尽
艳紫妖红
生生不已
白手起家
令人瞩目
老而不死
孤文断句
心如死灰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原封未动
流言止于智者
口吻生花
大家都在查
进退跋疐
阔步高谈
鼎足而立
撼树蚍蜉
一空依傍
头痛治头,足痛治足
峻阪盐车
开山鼻祖
混为一谈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
渔阳鼙鼓
滥竽充数
云兴霞蔚
瘠牛羸豚
擦拳磨掌
膏腴贵游
蜗角之争
瑕瑜互见
养家活口
悬而未决
索然寡味
别来无恙
楚囚对泣
燮理阴阳
贪赃坏法
积谷防饥
津津有味
恶性循环
苦中作乐
如之奈何
名高难副
大放厥词
面面俱圆
一日三覆
面壁功深
久历风尘
轻诺寡信
七十二行
心满意足
畴咨之忧
十成九稳
触目警心
辨日炎凉
知其一不知其二
智勇双全
打凤捞龙
旷若发蒙
麦秀两歧
百密一疏
负衡据鼎
放纵不羁
病入骨髓
向上一路
踵迹相接
以日继夜
可发一噱
遮前掩后
避重就轻
铤鹿走险
慈乌反哺
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
鹰击长空
朗目疏眉
疑神见鬼
外刚内柔
捉襟肘见
分享链接
请按【Ctrl+D】键,收藏近义词大全,以备不时之需。如果您喜欢本站,请将近义词大全推荐给您身边有需要的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