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78在线工具

公私两利

gōng sī liǎng lì
advantageous to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
“公私两利”的成语拼音为:gōng sī liǎng lì,注音:ㄍㄨㄥ ㄙ ㄌㄧㄤˇ ㄌㄧˋ,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对公家私人都便利,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基本解释: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同“公私两济”。,例句:全国工商业者必须在~政策之下,自觉地严格遵守各级人民政府的法令,爱护国家财产,消灭旧社会假公济私、损人利己的恶劣作风。 ★《新华月报》1951年第5期
拼音 gōng sī liǎng lì
注音 ㄍㄨㄥ ㄙ ㄌㄧㄤˇ ㄌㄧˋ
词性 作谓语、宾语;指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英文 advantageous to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同“公私两济”。
出处 《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
例句 全国工商业者必须在~政策之下,自觉地严格遵守各级人民政府的法令,爱护国家财产,消灭旧社会假公济私、损人利己的恶劣作风。 ★《新华月报》1951年第5期
上一个成语:公私两济
下一个成语:公听并观
以""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利傍倚刀倚:靠着。“利”的偏旁是刀字,意指追求私利犹如倚在刀口上。比喻贪利常得祸。
  • 利不亏义有利在前,能够不亏损正义。
  • 利齿伶牙伶:通“灵”,灵活,乖巧。能说会道。
  • 利齿能牙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 利出一孔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是从事耕战。
  • 利害得失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 利害相关利害:好处和害处;关:相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 利害攸关利害所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 利喙赡辞指口齿伶俐,辞令优美。
  • 利己损人为了使自己得到好处而损害别人利益。参见“损人利己”。
  • 利缰名锁缰:缰绳。锁:锁链。名和利像缰绳和锁链一样把人束缚住了。
  • 利令志惛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同“利令智昏”。
  • 利令智昏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 利惹名牵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亦作“利绾名牵”。
  • 利深祸速获利愈多,灾祸来得愈快。
  • 利时及物指救世济物。
  • 利市三倍利市:利润;三倍:几倍。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 利锁名缰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 利绾名牵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同“利惹名牵”。
  • 利析秋毫析:分析;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 利用厚生利用:尽物之用;厚:富裕;生:民众。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
  • 利欲熏心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 利灾乐祸见到别人遭受灾祸反而高兴。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城北徐公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 砥节奉公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 废私立公指去私为公。
  • 割臂盟公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 衮衮诸公衮衮:相继不绝。旧指身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们。
  • 洁己从公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同“洁己奉公”。
  • 洁己奉公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
  • 涓滴归公涓滴:小水点,比喻细微的东西。形容属于公家的财物全部缴公,不占为私有。
  • 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 克己奉公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 廉洁奉公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 梦见周公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
  • 名卿钜公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权贵。
  • 七相五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 三旨相公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 啬己奉公啬:节俭。自己节俭,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
  • 舍己为公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 夙夜在公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 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 推诚布公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 退食自公减膳以示节俭。指操守廉洁。
  • 文章巨公巨:大。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众。
  • 文章钜公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众。同“文章巨公”。
  • 洗手奉公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同“洗手奉职”。
  • 夏五郭公《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枵腹从公枵腹:空腹,肚饥。指饿着肚子办公家的事。形容一心为公。
  • 一秉大公指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 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 一国三公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 以私废公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
  • 以私害公指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 忧国奉公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