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目不疏
gāng mù bù shū
A compendium is not sparse
查询
“纲目不疏”的成语拼音为:gāng mù bù shū,注音:ㄍㄤ ㄇㄨˋ ㄅㄨˋ ㄕㄨ,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政策等,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公幹以失敬罹罪,文帝问曰:‘卿何以不谨于文宪?’桢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阶下纲目不疏。’”,基本解释:比喻法令细密。,例句:宋代·宋祁《古今小说考》:“试生曲说历历不辞,实录传书频频九转,纲目不疏可也。”
拼音
gāng mù bù shū
注音
ㄍㄤ ㄇㄨˋ ㄅㄨˋ ㄕㄨ
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政策等
英文
A compendium is not sparse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比喻法令细密。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公幹以失敬罹罪,文帝问曰:‘卿何以不谨于文宪?’桢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阶下纲目不疏。’”
例句
宋代·宋祁《古今小说考》:“试生曲说历历不辞,实录传书频频九转,纲目不疏可也。”
上一个成语:
纲举目张
下一个成语:
纲挈目张
以"
疏
"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疏不间亲
:
间:离间。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
疏财仗义
:
疏财:以财物分人。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
疏财重义
:
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同“疏财仗义”。
疏而不漏
: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以"
纲
"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挈领提纲
:
挈衣之领,提网之纲。比喻抓住要领。
振领提纲
:
提纲挈领。
相关汉字解释
纲
目
不
疏
热门成语
云朝雨暮
怨天怨地
白日绣衣
游目骋观
轻卒锐兵
一口同声
松形鹤骨
一坐尽惊
近在咫尺
无般不识
疚心疾首
天生天化
乐退安贫
钓誉沽名
一丝不苟
安堵乐业
峰回路转
出处进退
得失在人
人间重晚晴
倚老卖老
事倍功半
见时知几
素口骂人
一褱而论
不谋而同
心虔志诚
得意门生
一至于斯
一丁不识
百发百中
七高八低
瘠己肥人
作金石声
面如凝脂
连明达夜
一字一珠
满目疮痍
辩口利舌
物尽其用
百年偕老
向平之原
室如悬罄
鼎鼎大名
恶有恶报
鱼溃鸟散
破旧立新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呼牛呼马
恶恶从短
人中骐骥
月异日新
滴水成冰
登木求鱼
足食丰衣
负薪之忧
倾巢出动
朝成夕毁
兵在其颈
九天九地
及第成名
一国三公
势成骑虎
鹿裘不完
如日方中
厌难折冲
大家都在查
沉厚寡言
坚甲利兵
横拦竖挡
蜂趋蚁附
戒奢宁俭
义结金兰
抗尘走俗
傲然挺立
奉公不阿
飞蓬乘风
截发锉藳
无私有意
未成一篑
修真养性
孤独矜寡
彰明昭着
自相惊扰
一以当百
千载一合
愁眉苦脸
巴人下里
回筹转策
功成不居
没世穷年
架海金梁
吹唇唱吼
饶舌调唇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欺上瞒下
汪洋自恣
辩口利舌
舞文弄墨
眉来眼去
砲龙烹凤
蹑屩担簦
假人辞色
求之不得
虚与委蛇
蠹简遗编
当风秉烛
奋不顾身
如兄如弟
刀耕火种
秋扇见捐
割须弃袍
轻怜重惜
独得之见
存亡未卜
曲尽其妙
高飞远集
毫厘丝忽
足不逾户
避世绝俗
履霜知冰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啸傲湖山
将无做有
一褱而论
瘠牛羸豚
胡诌八扯
百般奉承
劝善惩恶
成人之美
驱雷策电
咒天骂地
红愁绿惨
分享链接
请按【Ctrl+D】键,收藏近义词大全,以备不时之需。如果您喜欢本站,请将近义词大全推荐给您身边有需要的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