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木脑壳
yú mù nǎo ké
diehard
查询
“榆木脑壳”的成语拼音为:yú mù nǎo ké,注音:ㄩˊ ㄇㄨˋ ㄣㄠˇ ㄎㄜˊ,词性: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年代:当代成语,出处:刘绍棠《柳伞》三:“‘大叔,谢谢您老人家!’黄金印淌下了热泪,‘您敲开了我脖腔子上这颗榆木脑壳。’”,基本解释:比喻思想顽固。同“榆木脑袋”。,例句:唐代·杜甫《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木头榆脑壳,串成城市的一部分。”
拼音
yú mù nǎo ké
注音
ㄩˊ ㄇㄨˋ ㄣㄠˇ ㄎㄜˊ
词性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英文
diehard
年代
当代成语
解释
比喻思想顽固。同“榆木脑袋”。
出处
刘绍棠《柳伞》三:“‘大叔,谢谢您老人家!’黄金印淌下了热泪,‘您敲开了我脖腔子上这颗榆木脑壳。’”
例句
唐代·杜甫《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木头榆脑壳,串成城市的一部分。”
上一个成语:
榆木脑袋
下一个成语:
瑜百瑕一
以"
壳
"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以"
榆
"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景入桑榆
:
比喻垂老之年。
暮景桑榆
:
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时光。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
日薄桑榆
:
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收之桑榆
:
指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指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相关汉字解释
榆
木
脑
壳
热门成语
一事不知
鸡栖凤巢
短叹长吁
不见天日
囊萤照读
人中狮子
徒子徒孙
鸣凤朝阳
狼贪虎视
十不当一
海阔天空
穷凶极恶
万众一心
刻雾裁风
丢魂丢魄
大义灭亲
荒淫无度
孤行一意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自吹自擂
终而复始
号天扣地
缟纻之交
黄齑白饭
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津津乐道
淡而不厌
和衣而卧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不可胜纪
多事之秋
金屋娇娘
万古长春
知难而进
苦中作乐
思如涌泉
闳意妙指
迷途知返
改行从善
行合趋同
分金掰两
科头跣足
全盘托出
面北眉南
败军之将
一夕一朝
水中捉月
贵贱无二
度长絜短
二一添作五
辍毫栖牍
烈烈轰轰
信口胡言
恨铁不成钢
少年老诚
七大八小
同浴讥裸
哀声叹气
殊方同致
人模狗样
应天顺民
变本加厉
心劳意冗
马壮人强
安贫守道
一无长物
大家都在查
秦楼楚馆
烘云讬月
初写黄庭
别有天地
见时知几
半面之旧
鸾音鹤信
金相玉振
逢时遇节
无如奈何
口壅若川
巴巴急急
简切了当
平铺直叙
优胜劣败
翠围珠绕
按部就班
忙中有错
强嘴拗舌
京兆画眉
施命发号
饭来开口
老罴当道
山锐则不高
韬光俟奋
持筹握算
大树将军
电流星散
大块文章
吹弹歌舞
妙语连珠
波澜老成
莞尔而笑
鸣凤朝阳
粗衣恶食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文人无行
时隐时见
形枉影曲
豪门巨室
各式各样
多见广识
摇头幌脑
挂冠归去
每下愈况
遁迹匿影
短兵接战
轻才好施
收视反听
童牛角马
再接再厉
左右图史
做神做鬼
铄金毁骨
都俞吁咈
井底之蛙
一把死拿
珠箔银屏
随寓而安
计功行封
深文峻法
东野巴人
急流勇进
东窗消息
月露风云
黑地昏天
分享链接
请按【Ctrl+D】键,收藏近义词大全,以备不时之需。如果您喜欢本站,请将近义词大全推荐给您身边有需要的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