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78在线工具

不辨菽麦

bù biàn shū mài
Do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Shumai
“不辨菽麦”的成语拼音为:bù biàn shū mài,注音:ㄅㄨˋ ㄅㄧㄢˋ ㄕㄨ ㄇㄞˋ,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比喻脱离实际,缺乏常,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基本解释: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例句:世间也尽有~的人。 ★郭沫若《银杏》
拼音 bù biàn shū mài
注音 ㄅㄨˋ ㄅㄧㄢˋ ㄕㄨ ㄇㄞˋ
词性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比喻脱离实际,缺乏常
英文 Do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Shumai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出处 《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例句 世间也尽有~的人。 ★郭沫若《银杏》
上一个成语:不便水土
下一个成语:不辨菽粟
以""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麦饭豆羹羹:汤。指粗劣食品。用来比喻生活水平低下。
  • 麦丘之祝指直言之谏。
  • 麦穗两岐①一麦两穗。旧时以为祥瑞,以兆丰年。亦用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比喻相像的两样事物。
  • 麦穗两歧一根麦长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 麦秀两岐岐,同“歧”。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同“麦秀两歧”。
  • 麦秀两歧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 麦秀黍离哀伤亡国之辞。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进可替不指向君主进献良策以废弃弊政。同“进可替否”。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