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78在线工具

同休共戚

tóng xiū gòng qī
Solidarity
“同休共戚”的成语拼音为:tóng xiū gòng qī,注音:ㄊㄨㄙˊ ㄒㄧㄡ ㄍㄨㄥˋ ㄑㄧ,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基本解释:①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亦作“同休等戚”。,例句:宋·苏轼《与子由温州闽中》诗:“同是羡公出将门,共凭新月忆乡邨。同年同月同日生,同休共戚共逢君。”
拼音 tóng xiū gòng qī
注音 ㄊㄨㄙˊ ㄒㄧㄡ ㄍㄨㄥˋ ㄑㄧ
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英文 Solidarity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①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亦作“同休等戚”。
出处 《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
例句 宋·苏轼《与子由温州闽中》诗:“同是羡公出将门,共凭新月忆乡邨。同年同月同日生,同休共戚共逢君。”
上一个成语:同休等戚
下一个成语:同业相仇
以""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戚戚具尔戚戚:互相亲爱的样子。具:俱,都。尔:迩,靠近。指兄弟友爱。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比众不同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不敢苟同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意。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 不谋而同谋:商量;同:相同。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 不期而同指不约而同。
  • 不约而同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 道合志同指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
  • 伐异党同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 好恶不同爱好和憎恶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志向和思想感情各异。
  • 和而不同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 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 迥然不同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 判然不同判:显然的区别。区分的清清楚楚,完全不一样。
  • 所见略同所持的见解大致相同。
  • 未敢苟同不敢随便同意。
  • 小异大同小部分不同,大部分相同。
  • 行合趋同行为志趣相同。
  • 询谋佥同指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
  • 英雄所见略同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 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
相关汉字解释